2018年4月,教育部對外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正式邁入以服務和數據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2.0時代;2019年2月,教育部更是將“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作為工作要點,以“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提升師生信息素養”為目標。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強化家庭教育等針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內容均出現在教育部網站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點中。
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的有孚云,以國家教育政策為基準、以云計算為基石,面向教育行業推出了“學生個人成長空間”,將整個系統分為學生端、教師端、管理端三部分,將教育局、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五位一體集于平臺之上。
◆?學生端?:學生應用平臺包含身心健康、課程學業、主題活動、快樂活動、閱讀記錄、收獲園地、照片墻、家?;?、親子樂園等功能模塊,作為學生與家長、學校、教育局等多方的一個互動平臺,將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的信息進行展示與記錄,針對學生個體形成一個“學生成長檔案”。
◆?教師端 :教師工作平臺是一個基于任務制的整合平臺,集合多種教育教學場景進行系統操作,教師可以在平臺進行成績的錄入、學校主題活動、班會活動參與記錄的上報、學生爭章記錄、學科總評、校級綜合榮譽的上報,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日常表現和班主任評語的上報,重點的上報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是否需要進行審核,糾錯功能可對錯誤的數據申請修正,經校管審核后,會發布正確數據內容。
◆?管理端 :管理端工作平臺由區管理員以及校管理員進行使用,根據角色及域名進行區分:
?????區級管理員可以在平臺了解整個區域內的所有學校KPI指標完成情況等數據分類情況,并對角色的權限進行管理;
?????校級管理員可以在平臺進行日常的教務校務工作,同時還能對本學校的KPI指標進行監控,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上報的數據量進行查閱,對申請修正的數據進行審核發布。
自“十二五”以來,上海市某區教育局不斷深化“教育信息化”應用,將教育信息化與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緊密結合,持續推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公共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應用。
針對該教育局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結合的過程中,有孚云針對教育局及其下方數十所學校的情況,提供了定制化的學生個人成長空間:
◆ 數據追蹤
以學生唯一標識學籍號作為數據追蹤依據,記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形成客觀完整的檔案數據。
◆ 大數據分析
整合學生數據,將學生數據進行平均值客觀對比,直觀表現學生長處與短板,提供輔導依據。
◆ 技術保障
EIP:云端IP,支持Internet訪問,可動態調整帶寬;
SSD:IOPS高速云存儲性能不低于2000,IO性能有保障。
定制化的學生個人成長空間,通過結合“兩依據,一參考”的高考新政,探索實踐基于學生客觀成長中身心健康、課程學業、實踐活動參與記錄、閱讀記錄、獲獎記錄的數據,以建設數字化學習環境為基礎,以完善學生成長管理與服務為重點,以健全基于信息技術的管理體系為保障,加快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