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勢感知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空軍提出,是為了分析空戰環境信息、快速判斷當前及未來形勢,以作出正確反應進而提升空戰能力而進行的研究。上世紀90年代概念被引入了信息安全領域,之后圍繞這個主題就不斷出現各種研究和實踐。
從信息安全領域的網絡建設看,眾多企業一直偏重于架構安全和被動防御能力的建設。在安全能力日漸鞏固的同時,出于業務穩定發展考慮,企業希望在進一步提升安全運營水平的同時,能夠開展主動防御能力的建設。也就是說,在建立了一定防御能力的基礎上,需要通過對事件的深度分析及信息情報共享,建立預測預警機制,并針對性改善安全系統,最終達到有效檢測、防御新型攻擊威脅之目的,態勢感知的概念應運而生。
服務特點
1、網絡設備
支持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漏掃設備、主機日志等,可接入外部威脅情報;
2、大數據
大數據處理 + 學習 + 關聯分析,極大的降低了誤報率;
3、威脅情報
多年IDC服務經驗積累的大量威脅情報數據;
4、業務融合
實現安全與業務融合,將安全由被動變為主動
服務內容
1、資產管理
多副本的存儲結構設計,為云服務器實例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存儲服務;
2、入侵檢測
識別黑客入侵行為,包括web攻擊檢測、DDOS攻擊檢測、漏洞利用等等;
3、安全監控
對安全漏洞、網頁篡改、數據泄露、網站后門等進行實時監控和告警;
4、大屏可視
展現整體、實時的安全態勢,輔助決策者了解安全態勢和制定安全規劃。
使用場景
1、網站被掛馬
通過態勢感知的安全監控功能,可及時發現和響應該事件,及時處理事件,將事件影響降到最低;
2、0day漏洞
態勢感知平臺集成了威脅情報系統,會及時給用戶推送0DAY信息,幫助客戶及時修復漏洞,避免損失;
3、黑客入侵
通過態勢感知平臺,及時對黑客入侵進行識別、溯源、取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