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賦能·連接”企業服務創新與發展論壇在上海華山路希爾頓酒店召開。有孚網絡聯手銷售易、億方云等優秀廠商一起給到場的上百位嘉賓做了干貨滿滿的分享,同時借助直播平臺向廣大網友實時分享了演講盛況。
有孚網絡高級架構師、有孚云產品總監楊大智先生在會上做了《有孚云助力企業IT服務化轉型》的演講,向在場及直播平臺的嘉賓朋友們展示了有孚云平臺。
有孚網絡在全國擁有15個高等級云計算數據中心,總面積達100000平米,通過豐富的網絡和帶寬資源,全力打造了云計算數據中心平臺。在此基礎上,2016年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孚云平臺,幫助企業用戶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少運營成本,同時實現管理合規性,保證了業務連續性,將各種規模的企業數據中心更加靈活高效的運用。
『 缺乏“了解”阻礙了部分企業的云計算實踐 』
據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2016年6月的數據顯示:認識云計算并理清如何實現對業務的驅動是關鍵。企業用戶暫無引入云計算的原因,50%的企業認為,對云計算的了解不足,暫時無法做出相應的規劃;認為企業自身的特點不適合云計算部署的方式占據30%。
會議上,楊總深入簡出的闡述了云計算的幾個基本問題:云計算的由來和發展狀況,云原生(Cloud Native)的生態構成和服務模式差異。他重點談到,眼下企業IT面臨的管理需求大概分為四個方面:
而支撐這些需求,企業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云模式、云應用,在缺乏對云的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企業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選擇適合自身業務的IT架構。
『 傳統IT轉云之道 』
那么,企業該如何認識傳統應用和云應用的區別?簡單來說,傳統應用的計算方式表現出垂直擴展的特點,通過走量支撐起增長的業務和大規模的計算需要,而云應用則表現出水平擴展的特性,更高的冗余,更高可用,而且管理便捷,給企業省了錢,省了心。
『 云落地五種模式 』
楊總基于多年的實踐經驗,生動地剖析了五種云落地模式,并針對企業應用搬遷至云端給出了業務層面的考量標準。
有孚云是有孚網絡深耕云計算領域十余年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的一體化混合云管理平臺,滿足企業復雜的基礎架構,物理機,虛機,混合云,以及未來容器的管理。
有孚云致力于廣大中小企業的傳統IT 向云模式轉型,輕松應對新金融、新政務、新工業、新零售、新醫療等等眾多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