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成為國家新基建的重點領域。數據量、流量超高速增長,數據智能時代剛剛開啟,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已經占中國GDP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信通院認為,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的整體規模將達到60萬億元。
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數據的增長是迅猛的,過去十年復合增長率將近50%,未來五年有望在3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19年全球數據量已經達到了41ZB,2025年有望達到175ZB。全球的互聯網用戶也達到了45億人,滲透率達到59%。
5G的發展,IPv6使得每一個元器件都可以擁有獨立的IP地址,兩者使得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得以落地?;ヂ摼W的連接作用由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走向萬物互聯。
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成為一種資產:過去用完即棄的日志數據,以及其他大量的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可以得到存儲和分析。流式計算和深度學習,使得這些數據能夠實時計算并指導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
綜上,種種因素導致作為新基建底座的數據中心,將會迎來持續快速發展。
早期的數據中心,比較簡單。隨著數據量的增加、數據業務的日趨復雜、生活和生產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耗電量的不斷增長,數據中心的標準也越來越高,主要體現在標準性、穩定性、節能性和高密度性等方面。
一線城市資源緊俏,節能成為硬性指標:因數據中心的高能耗特點,北上廣深等均對數據中心建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限制措施(一般要求PUE<1.4),但這些城市需求旺盛,既有數據中心成為緊俏資源。
近日,上海市能效中心發布了上海市地方標準《數據中心能源消耗限額》,明確新建數據中心CPUE值(綜合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3,在用數據中心CPUE不超過1.7,改建后的數據中心CPUE值不超過1.4,通過鼓勵高端綠色數據中心發展,對小散老舊數據中心逐步關停并轉,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發展。
有孚網絡不僅擁有覆蓋到上海各區域整套的光纖環網,輕松實現本地云計算數據中心的互聯互通和災備需求,而且基于有孚網絡分布全國的云計算數據中心節點,同時可以輻射到全國各大區域,為全國企業提供實時高效的點對點服務。
為保證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上海地區所有的高等級云計算數據中心,均按國家最高等級標準一國家A級機房標準建造,提供雙路進線的全冗余網絡結構,符合國家規定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標準。
其中,上海書院云計算數據中心規劃建設PUE小于1.3,完全滿足上海地區數據中心建設新政標準;建筑外墻、屋頂、隔墻采用保溫材料,數據機房采用建筑內膽式布局,不直接與室外接觸;采用高壓直流技術,降低UPS的系統損耗;采用封閉冷通道方式,冷氣與熱氣隔離,提高整體制冷效率;采用高效節能設備,包括離心機組、變頻機組、高頻UPS的系統、房間級精密空調等。
當然,在數據中心行業綠色發展的過程中,有孚網絡上海地區的高等級云計算數據中心也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比如:
有孚網絡在節能降耗的保衛戰中因地制宜,引用先進設備和管理技術,正朝著更高效率、更低 PUE 的目標前進,力求在“碳中和”時代下有效實現數據中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新基建的發展建設,數字經濟的早日實現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