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云,2019年被Gartner列為2020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一,預計到2024年,大多數云服務平臺都將提供一定比例的屬于自己的分布式云服務。有孚網絡,通過在金融行業多年的IT運營、運維經驗,結合銀行行業客戶的痛點,依靠自身在分布式云計算方面的先天優勢,為銀行提供了安全合規、穩定可靠、敏捷高效的全棧專有云整體解決方案。
1
分布式云是將公共云服務分布到特定的、不同物理位置的一種架構風格,它實現了分布式云操作及低延遲計算的關鍵特性,顯著提升平臺性能并降低網絡中斷的風險,同時可滿足不同的物理安全和強度要求。
在大規模的云市場中,公有云一直被視為是提供集中式的服務,在一開始,云服務基本都是以公有云為主要形式提供服務。在此過程中,所有的基礎設施由云服務商統一控制、管理,其數據安全相對難以保證。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出現改善了這一現狀,但其高成本和跨越基礎設施的兼容性等問題仍然困擾著企業。
由于分布式云將云服務擴展到了云服務商數據中心之外的不同位置,并兼具了更低延遲服務、更低網絡中斷風險等優勢,已成為引領下一代云計算革新的技術的條件。
2
以銀行行業為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DevOps等技術推動著銀行行業從傳統金融向科技金融的轉變。國家在銀行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建立銀行行業云計算標準體系、做好信息系統的云遷移,提高基礎資源和應用部署的自動化水平,打造智能化運維體系,降低人工操作風險。但是如何順利幫助銀行行業從傳統金融真正邁向科技金融,實現業務云化以及全方位的運營保障,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業務體驗,需要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
一、如何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架構,順利入云。有不少中大型規模銀行為了發展自身業務,在過去曾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成本來發展數據中心、私有云?,F階段,銀行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利用該類資源,繼續推動云化業務的部署。
二、如何在進行云化部署的進程中,不受服務商的鎖定。目前較多銀行還是希望統一采用一家云計算服務商的平臺,一來可以方便管理服務商,二來可以降低溝通成本,但是存在著被一家云計算服務商的技術和工具進行鎖定的風險。集中和分布看似矛盾,但從用戶角度來講,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最好的選擇。
三、如何滿足銀行對云化的核心訴求,助力銀行實現業務可持續、安全穩定、開發運維敏捷、監管合規的創新型業務。銀行行業作為嚴格受到監管的行業,其承載業務的基礎實施需要滿足合規要求,同時業務的連續性和安全穩定也至關重要。開發運維方面,目前還比較缺乏自動化工具和敏捷開發,未能形成成熟有效的自動化運營體系。
3
基于有孚專有云現有的能力結合銀行行業使用場景,提供分布式多云管理、自主可控、物理隔離、智能運維的一站式云服務。
架構特點
1、基于分布式云提供金融專有云解決方案。提供多云納管,可對銀行內現有的公有云、私有云、IT存儲等進行統一納管,有效利用并治理行內現有數據中心、私有云等資源。該架構具備更低的延遲,并可降低網絡中斷的風險。同時從根本上降低被單一云服務商鎖定,有效分散風險,鼓勵競爭。
2、基于分布式云提供的兩地三中心金融級數據中心,打造業務流量跨數據中心實時同步的異構雙活模式。數據中心全部為高等級并通過等保三級認證,物理分散邏輯統一,節點可保證用戶數據就近接入,確保銀行業務系統的可靠性、連續性。
3、基于分布式云部署的有孚藍鯨自動化運維,依托企業級SOA、集成理念,基于強大的PaaS基礎開發能力融入敏捷思維,為銀行提供CI-CD-CO、標準運維、智能監控、故障自愈、數據管理。實現基礎服務無人值守,通過DevOps的落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效率提升。
4、針對金融監管機構的法律和監管要求,構建遵循行業規范、安全合規的專有云平臺。通過等保三級\可信云等認證的機房、隔離的物理資源等基礎設施,搭載態勢感知、零信任安全、DDOS防護\WAF等貼合等保2.0的縱深安全體系,構建一體化主動防御能力。
方案優勢
1、多層隔離、分級管理。提供物理、邏輯、應用多層級的隔離,資源專屬專享,可創建獨立的資源池;資源按用戶權限實現多層級管理,按權限分配。
2、公有云式服務。提供公有云式服務,產品豐富、隨用隨取、業務快速上線;資源按需定制、彈性擴展;統一云管平臺,靈活部署。
3、私有云式管理。擁有專業的運維管理和技術支持團隊,提供私有云式管理服務,可按需滿足企業定制需求,安全合規。
4、規?;?、經濟化。秉承云計算規?;砟?,標準化、高安全;企業以租代建,按規劃分批次投入、按需擴展,大大降低上云成本。
5、開放共贏。提供基于PaaS開放框架的一體化運營體系,秉承開放共贏的理念,幫助金融銀行行業構建自己的運營平臺。